产品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 华体会官网赞助里尔

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15日) 日化、生活服务业、餐饮、建材、钢铁

2024-03-13 06:59:55 华体会官网赞助里尔
  • 产品中心

  原标题: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15日) 日化、生活服务业、餐饮、建材、钢铁

  欧莱雅2016年三季度营业额增长5.6%:得益于美国市场的强势和奢华部门彩妆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球最大的美妆集团欧莱雅第三季度营业额录得近4年来的最快增长。截至9月30日的前三个月内,欧莱雅集团营业额增长5.6%达61.5亿欧元。

  资生堂2016年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4%:日本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公布2016年前九个月业绩。截至9月30日的前九个月,资生堂营收同比增长5.4%达到6227亿日元,且受益于香水许可权及旧工厂的出售,净利润大涨135%,达到372亿日元,盈利同比增长17.1%,达到387亿日元。

  11月化妆品零售增长8.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有关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9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8%,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792亿元,增长9.5%。其中,化妆品品类为214亿元,同比增长8.1%。

  一直以来,国内品市场都被欧美大牌、韩国品牌把控着,本土品牌的生存环境颇为艰难。近两年,部分国内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如百雀羚“双11”单天卖出了1.45亿元的好成绩,成为美妆类销售XX;佰草集的新门店入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并在巴黎开设了首家海外旗舰店。但个别品牌的亮眼成绩依然无法遮掩国内品行业整体面临的困境,如品牌老化、缺乏创新等问题。

  自从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本土品的生存空间便遭到严重挤压,面临的生存问题越发严峻。然而近两年,国内护肤品大有逆袭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化妆品零售额达2049亿元,同比增长8.8%,化妆品市场规模仅次于日本与美国。

  今年“双11”开卖20分钟,百雀羚的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超2014年“双11”全天销量,其美妆领跑率先破亿,全天销售额达到1.45亿元。百雀羚超越国际大牌欧莱雅、SK-II、雅诗兰黛等,蝉联天猫美妆类销售额XX。2015年的“双11”,百雀羚旗舰店以1.07亿元的销售额成为美妆类惟一破亿的商家,另两家国货品牌韩束和自然堂的官方旗舰店分别拿下第二、三名。公开资料显示,百雀羚2015年销售额已达108亿元。百雀羚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市场总监费琪文此前表示,未来三年百雀羚将努力实现全渠道零售额200亿元的目标。

  2015年,上海家化营业收入增长9.58%达到58.46亿元,其中化妆品业务近21亿元。据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百货渠道市场份额中,上海家化的名牌产品佰草集是惟一进入前 20位的本土品牌。2015年,在巴黎核心商圈开设了首家海外旗舰店,今年在聚集了国际一线品牌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设新门店。国内的化妆品牌呈现出扩张的姿态,走进了国际市场。

  据统计,拥有自然堂的伽蓝集团2015年在中国护肤品市场份额中位列第五,成为惟一跻身前五名的中国化妆品企业。2016年“双11”,自然堂在天猫单店销售破亿,达到1.08亿元。

  以相宜本草为例,2007年是其风头最劲的时期,2008年吸引到1000万美元的风投。随后业绩连年上扬,其2012年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0年、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7.5亿元、13.35亿元,增长率高达98.76%、78.11%。

  对于当时不少年轻群体来说,主打中草药的相宜本草是符合中国人肤质的国货品牌,并不比国外大牌差。但主动停止IPO之后的相宜本草,在生产经营上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市场份额明显下降。2015年,相宜本草的回款约为11亿元,较2013年鼎盛时期的23亿元缩水了一半。今年“双11”,相宜本草的销量也不尽如人意。

  现在的相宜本草有“过时”之嫌,它的包装风格、产品功能等与现在的年轻消费主力的喜好并不吻合,在科技成分上也缺乏竞争力。此外,相宜本草在产品更新、品牌升级上也较为落后。相宜本草2015年对旗下四大明星系列产品做了形象和配方上的升级,但距离上一次已五年之久。资深品牌顾问姜晓峰表示,国内品牌想要获得消费者青睐,就要不断做好差异化,无论是产品概念还是品牌营销,一旦失去了不同之处,消费者就失去了购买的理由。

  此外,想要赢得消费者,不仅需要良好的品牌营销,更重要的是产品功效。这就要求企业在科研创新上进行大量投入。而外资品牌往往在研发力度上远远大于国产品牌,同时用料也更加讲究。缺乏创新也体现在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抄袭模仿创意上,例如中草药的概念出现之后,很多产品也纷纷打出草本精华、中药成分等旗号。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截至2016年1月,我国持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约4200家,其中国内化妆品中小企业数量占60%以上,品牌以中低端市场为主。高端化妆品市场依然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品牌。

  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百货渠道市场份额中,佰草集是惟一进入前20位的本土品牌;但所占市场份额仅为2.8%,排名第一的为雅诗兰黛占8.8%,第二名兰蔻占8%。

  此外,韩系化妆品强势进入,使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韩系化妆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与国内品牌形成了较为针锋相对的局势,然而韩系品牌的强劲势头让国产品牌压力倍增。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爱茉莉太平洋集团2016年三季度销售额为1.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在海外销售中,亚洲地区的销售同比上升29%,对东南亚和中国的营收全面好转,以人民币为基准计算,对华销售同比增长约50%。

  爱茉莉集团调整在华品牌营销策略,侧重于高增长的产品。其中悦诗风吟增长70%,雪花秀和伊蒂之屋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占销售额30%的成熟产品中,梦妆增长10%,兰芝增长5%左右。

  在欧美、日韩品牌的包围下,本土化妆品的生存环境可谓艰难,要想突出重围,姜晓峰表示,国内品牌仍需科研、品牌两手抓。

  福州或新增18个示范性家政服务站:据悉,福建省示范性家政服务站认定结果已在省商务厅官网公示,该省共61个家政服务单位入选,其中福州入选的示范性家政服务站共有18个。

  四川首发10亿养老产业专项债:近日,国家发改委核准同意四川省遂宁市天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0亿元养老产业专项债券。此次发行的10亿元债券,期限为7年,利率固定。这是四川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首支养老产业专项债,是四川尝试将养老产业与债券市场对接、解决养老产业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河北生活服务业6个月累计减税7.65亿元: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产业的生活服务业,是营改增全面推开的最大受益者。据河北省国税局营改增办公室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全省生活服务业纳税人获得减税7.65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规模纳税人。

  人们消费观念升级,对生活性服务业提出更高需求。从临街搭建的简易用餐棚,到小区口、地铁口的早餐车,再到现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里退路进店的早餐成为生活性服务业升级的典型样本。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刚需,同时应当在满足基础生活的前提下,能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在政策指导下,活跃的生活性服务业将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蓬勃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生活性服务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生活性服务类电商和平台企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利用互联网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构,不断拓展产业链,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和北京市统计局进行的调研显示,2015年北京规模以上传统居民服务企业中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营业收入的企业比例为6.4%,共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随着人们消费习惯变化,部分居民需求转至线上,电子商务交易迅速增长,2015年北京规模以上传统居民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67.3%。

  居民服务类是生活性服务业中与社区居民生活最具关联的部分。服务电商逐渐加大线上销售比重,部分生活性服务企业由线上线下并重转为线上销售为主。“互联网+生活服务”时代,用户可以主动寻求自己想要的服务,服务商也可以通过更加直接、更加互动的方式,主动挖掘用户需求,为经济带来更多增量。

  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的不断融合,正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实体+互联网加深,让生活性服务业O2O项目在发展中,层层筛选后,淘汰大批的O2O平台。

  经过近几年生活服务电商发展,线上线下的生活性服务琳琅满目,成为社区商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区O2O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从传统开发商到互联网公司等都在争夺社区市场,但想从中分一杯羹并不简单。

  关门、裁员等消息频频出现,像美味七七、爱鲜蜂、青年菜君、天天果园等都曝出了相应的负面消息。同时,生活性服务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从业切入点较多,成为互联网公司最想抢滩的商机,有不少平台做大后被互联网站收购。近日,社区O2O电商爱鲜蜂宣布获得美团点评新一轮融资,有消息称,经过此次融资,美团将控股爱鲜蜂。

  生活性服务业的洗牌,是因为发展初期没有形成规模,仍具有发展空间,并非彻底毁灭其希望。

  从今年3月开始,临沂、广州、北京、上海等地食药监局相继约谈了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美团外卖、到家美食会、饿了么等多家外卖平台。

  一直以来,外卖的卫生、安全、店铺资质问题广受争议。北京市食药监局在约谈5家外卖平台时,同时通报了30家存在问题的店铺信息,并公开曝光了其中的21家问题典型商户,主要涉及不按照规定售卖凉菜、未公示许可证信息、公示许可证信息涉嫌虚假、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餐饮服务等问题。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所有网络订餐平台,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格审查入网经营者资质,特别是将承诺的整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真正履行责任义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不良发展中的“后遗症”一直广受诟病。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6年行动计划》,将加大商业诚信体系中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完成便利店及超市、洗染、美容美发等11项生活性服务行业标准或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将在以往企业自律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道行业规范的保障。自今年7月,北京市已全面启动“生活性服务业岗位技能培训提升”项目,对生活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待就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理论知识培训、实操训练、考核,培训课时在100学时以上,集中培训时间均不少于10天。

  为生活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搭建一个提高综合素质、岗位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平台,健全生活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生活性服务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包罗万象,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细。形态各异的生活性服务业层出不穷,虽然发展中各有优势,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个性化且目标客群清晰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对生活性服务行业的重视比较晚,互联网带来的除了便利生活,更多还是要重整行业结构。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从而导致市场的细分化越来越明显,生活性服务业赋予极大的想象空间。

  有业内人士分析,行业公司独立建设全产业链,容易在市场中形成恶性竞争,市场更应细分,企业将自身经营的业务精化,市场机制将细化的品牌整合,产生更高的吸引力。不断出现的定制化服务,成为老百姓的贴心管家,方便快捷。

  生活性服务业作为社区商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真正满足市民“家门口”的日常消费需求,同时,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掏腰包”之前的重要考量条件之一。

  北京印发的《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消费增长措施》中提出,鼓励大型品牌连锁超市发展“小型化”业态,鼓励连锁便利店企业进社区,新建或规范提升连锁便利店200家以上,培育20家示范店;积极引导社区商业业态升级,推动社区商业线上线下融合,搭建更多便民服务,建设10个以上的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提升社区消费的丰富度和便利度,扩大社区消费。

  面对生活性服务业存在的顽疾,北京大力发展连锁化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和支持街区引入连锁品牌企业门店,引导传统商业连锁企业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拉动消费增长。此外,从北京商报收集的《社区商业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有超过八成的用户在社区周边消费时,会关注品牌化、连锁化的门店。

  营口2696家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截至12月初,营口全地区共有2696家餐饮单位完成了“明厨亮灶”建设。开展“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目的在于从源头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把控。通过建设开放式厨房、透明玻璃隔断、可视化厨房等方式,彻底解决餐饮单位厨房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从而增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拉动餐饮服务消费,提升区域经济,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8年餐饮O2O市场将达2897.9亿元:数据显示,餐饮O2O(线上到线下)的市场规模占总餐饮规模比重正在逐渐增大,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为1615.5亿元,占餐饮行业总体比重为5.0%,预计2018年餐饮O2O市场将达到2897.9亿元。

  前11月全国餐饮收入增一成: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餐饮收入3342亿元,同比增长10.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4.9%。1-11月,全国餐饮收入32447亿元,同比增长10.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529亿元,同比增长5.9%。

  近日,易观智库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外卖市场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外卖市场在第三季度交易规模达到325.4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团外卖以40.7%的订单量份额和36.1%的市场占有率获得双领先地位。

  早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Q3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Q3美团外卖活跃用户占比达到38.2%,饿了么居于第二,占比33.9%,第三位百度外卖占比19.3%。从活跃用户层面也印证了美团外卖的领跑优势。

  对于未来的行业格局,各分析机构在趋势上统一认为,在经历早先高速发展和白热化竞争后,外卖O2O行业正在进入深入行业上下游的下半场,且逐渐步入赢者通吃阶段。其中,各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已经占有绝对优势。能够在下半场领跑,与上下游产业深度结合,同时提升品质服务成为关键。

  易观报告指出,第三季度各外卖厂商更加聚焦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品质,转型升级通过物流、品控以及品质商户等因素吸引用户。

  美团点评CEO王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表示,下半场有三大路径:一是真正的硬科技,比如人工智能、VR、AR等;二是跟传统产业的全面深度结合;三是海外市场。美团外卖正在沿着第二条路径前进。

  8月底,美团点评推出餐饮开放平台,帮助商家提升IT化水平,将沉淀的业务能力开放给ERP服务商,从而实现O2O服务产品线上线下的真正贯通。餐行健、天子星、天财商龙,屏芯、食为天信息(黑马)、卓骥大家来、五味、客如云等餐饮ERP服务商均已接入。ERP系统的介入,为美团外卖商家从成本控制、采购规划、流水分析到客人数据分析和营销等,方方面面帮助升级外卖商家服务和能效。整个第三季度,美团外卖领跑行业正是获益于此。消费升级用户投票决定外卖O2O格局

  从整体消费数据来看,外卖市场中白领商务细分市场以82.7%占比成为消费主力,交易规模达到269.1亿元。学生消费因Q3经历暑假阶段,所以比例略有回落,但仍然占据10.8%,其他居民消费占比6.5%。由数据可得,目前白领商务人群牢牢占据外卖市场的主导地位。

  再来看看美团点评的用户年龄及地域分布,QuestMobil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美团点评外卖业务20~30岁的用户达63.32%,且总体外卖业务用户主要分布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中广东占比达12.4%,北京占比达12.3%,江浙沪地区总占比更是高达25.5%。

  由上可见,美团点评在地域优势和互联网人群优势方面抓到了精髓。20~30岁的青年多为在职,对移动互联网有较高接受度,崇尚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经济发达城市中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更是外卖平台角逐的主要战场。数据从侧面印证了美团外卖在白领市场不断增长的优势。

  伴随着用户端的消费升级,外卖品质化和食品安全得到深化,服务整体不断提升。越来越挑剔的用户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订单为钟爱的外卖平台投票。

  金隅和冀东战略重组显去产能效应 量减价升:今年5月份,金隅股份与冀东水泥开始实施股权重组与资产重组“两步走”战略。截至11月底,京津冀地区水泥产量减少30%,每吨水泥价格回升100元左右。据了解,重组完成后,冀东水泥将成为金隅股份下属唯一的水泥、混凝土业务平台,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也将得到有效疏解。同时,唐山也向成为首都经济圈的新型工业化基地迈出坚实一步。

  热弯玻璃特点及市场: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学的美学设计,热弯玻璃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了建筑的设计装饰中,热弯玻璃是有一般的优质玻璃加工而来,首先通过加热使优质玻璃融化,再将其置入模具中成型,最后经过退火处理便可得到曲面玻璃。热弯玻璃突破了普通平板玻璃的单一造型,样式独特美观,线条也更为柔和与流畅,因此在应用上更加灵活自如,热弯玻璃常常被用于水族馆,柜台,幕墙,转门等。

  1-11月份全国水泥产量:据统计局网站消息,1-11月份,全国水泥产量220328万吨,同比增长2.7%,去年同期为下滑5.1%。当前水泥行业依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但是随着供给侧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行业态势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回暖,预计今年全年水泥产量将会较去年小幅上涨。

  上周全国水泥行情基本稳定,北方地区进入市场淡季,随着错峰生产计划的陆续开展,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水泥市场基本结束,除个别地区价格有小幅变动外,北方地区基本维持稳定。南方部分地区天气晴朗,工程赶工带动需求小幅上涨,另外还有局部地区受成本端上涨影响,水泥价格小幅上涨,但局部地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松动迹象。

  上周末中国水泥价格指数收报102.44,环比上涨0.14个点,仍超过2014年年同期水平,超过去年同期22.52个点;长江水泥价格指数收报95.41,环比下降0.22个点,较去年同期上涨19.36个点。

  分区域来看,上周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地区水泥价格指数均出现上涨走势,其中中南地区主要受河南涨价拉动,价格指数环比涨幅最大,为0.24%,华北地区水泥市场基本结束,唯有晋南地区受河南涨价影响价格小幅上涨,华北价格指数环比涨幅0.20%,华东地区部分项目年底赶工,需求上涨,水泥价格指数小幅环比上涨0.1%。其他三个地区水泥价格指数与上周环比持平。东北和西北市场错峰生产,市场处于冬休阶段,价格维持稳定。西南地区前期涨价落实不力,部分地区需求下降,水泥价格也保持稳定。

  分省市来看,上周只有江苏和广东2个省市区出现价格周环比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0.53和0.21个百分点。其中受江苏南部苏锡常一带高标散泥成交价格回落影响,江苏价格环比下降1.48元/吨,另外广东价格环比下降0.72元/吨。有6个省市价格出现环比上涨,其中河南地区近期天气较好,项目需求持续释放,而停窑停磨造成的供给趋紧,导致河南地区价格环比上涨了10元/吨,达到2.78%,山西、江西、山东、福建和湖北价格环比较小,分别上涨了1.9%、1.06%、1.03%、0.25%和0.03%。

  华北地区水泥价格总体平稳运行,但整体需求方面仍在下滑。京津冀地区天气晴好,但天气转冷,民用需求不足,另外大气污染治理,环保压力较大,企业错峰停窑,一些工程施工也被叫停,市场显疲软,京津冀各地需求用量不足常态三到五成,冀中南少数地区几近停产停销。此外,内蒙古地区低稳影响,水泥市场基本结束,行情几无波动。而山西,经信委及环保厅要求全省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施行错峰生产。晋南地区11月底部分主要厂家已陆续开始停窑,目前临汾、长治、运城、晋城等地各主要厂家大多数已停窑。水泥价格方面,受河南错峰停窑价格上涨带动,加上区域停窑启动,月初晋东南长治、晋城企业报价上调30-50元/吨。

  西北地区也处于传统淡季,12月起甘肃、陕西开始错峰生产,青海月中启动,各省陆续开展错峰停窑,整体价格暂时维持稳价为主。

  华东地区江苏市场需求环比变化不大,水泥价格方面,中北部地区价格平稳,南部苏锡常一带高标散泥成交价格回落情况开始显现。浙江地区12月以来天气较好,加之今年过年较早,工地赶工带动,水泥需求销量有明显提升,而水泥、熟料整体库存在75%上下。同时全省初定2017年1月10日-2月15日省内统一停窑。同样受需求增长影响,8日起安徽皖北蚌埠、宿州等地大厂高标散泥价格通知上调20元/吨。皖南沿江芜湖、铜陵、环巢湖地区地销水泥价格维持平稳,另外安庆地区受惠村村通的道路建设影响,近日区域大厂42.5级散泥报价上调10-20元/吨。12月以来随着海运水泥陆续到位,福建福州地区水泥库存开始增加,部分中转库库容较满,近两日区域P.O42.5散装水泥价格普有下滑10元/吨左右。江西各地市场明稳运行,但其中抚州地区为提升销量,市场部分厂家散泥报价回落10-20元/吨,周边南昌地区近期市场少数成交也略有松动表现。山东地区近期民用袋装需求较少,以工程散泥居多,各地报价趋稳运行,只有日照地区部分散泥价格小幅回落。

  中南地区水泥价格行情大稳小动。两湖一带天气较好,利于施工,总体需求表现较为稳定。湖南主要企业在11月初通知上调30元/吨之后走稳为主,只有少数企业部分规格报价小幅下调10元/吨左右,长沙地区P.O42.5(R)散装主流到位360-370元/吨左右。湖北荆州、潜江地区部分水泥价格近日小幅下滑10-15元/吨。此外,受近期企业限产,沿江外来水泥发运量减少影响,9日武汉及鄂东地区部分水泥企业报价再次走高20-30元/吨,但实际操作价格暂未落实。两广地区近期皆有10日前后继续推涨水泥价格亿元,目前尚未有明确消息。广东地区粤西湛江一带3-4日海螺(305.27元/吨,0%)、华润(330.25元/吨,0.38%)等主要地产水泥相继上调各规格水泥出厂15-20元/吨,粤东梅州地区因油坑有窑线故障停窑,部分市场供应趋紧,区域主要企业6日通知上调袋装水泥10-20元/吨。此外,近期主导企业对珠三角地区价格略有10-15元/吨回落,市场信息不足,价格推涨继续延后。河南地区由于近期天气较好,部分重点项目需求持续释放,而环保停窑停磨压力下部分水泥、熟料库存趋紧。导致近日以来豫北地区水泥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区域内郑州、新乡、许昌、周口、平顶山等地部分厂家部分规格水泥价格陆续通知上调30-40元/吨。涨后豫北郑州、新乡、许昌、周口、信阳、平顶山区域PO42.5散装主流到位价440-450元/吨左右。

  西南地区局部地区受煤炭等生产原料高成本影响继续上调。11月末重庆主城区及渝西北等区域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散泥20-30元/吨不等,但重庆地区主城区尚未落实到位。四川广达地区主要厂家上调各品种散装水泥30-50元/吨不等的计划也尚未落实。云贵地区,近期受煤炭持续涨价影响,水泥生产成本上升,加之年末工程赶工,近期滇西地区水泥价格持续上调。5日怒江、临沧地区主要厂家通知大幅上调各品种水泥价格50-55元/吨。大理、丽江地区西南、拉法基(336元/吨,0%)、华润、红山、红塔滇西、无量山等主要厂家在1-2日通知上调各品种水泥价格20-50元/吨不等之后报价渐趋稳,大理市场P.O42.5(R)散装主流出厂涨至350-370元/吨左右,挂牌偏高。滇西市场受煤炭短缺和春运影响,后期区域部分进厂煤价或将突破千元每吨。此外,西双版纳市场或受外来水泥影响,价格有所回落,近日地产景洪华新(360.62元/吨,0%)水泥挂牌报价回落30元/吨左右。贵州地区市场持续平稳,其中黔南州地区需求销量一般,部分厂家因前期停窑,库存尚可。水泥价格大多以稳价为主。

  钢铁原料涨价叠加整治风暴 多重因素推高行情:去年底还喊着“一斤钢卖不过白菜价”,短短一年时间,钢材价格就成功逆袭,从去年1800元/吨低点涨至目前3400元/吨高位。钢价近日出现持续上涨,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但其中主要是受铁矿石和焦煤原燃料价格上涨,近期江苏、河北等地打击“地条钢”以及期货市场带动三大主因。

  河北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3385万吨:12月8日,河北省发改委公布了2016年河北省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的企业及装备名单。截至11月底,河北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3385万吨。此次涉及企业名单包括唐山、邯郸、秦皇岛、邢台、石家庄、廊坊、辛集、张家口8市。唐山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最重,此次涉及15家钢铁企业,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69万吨,其中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化解过剩产能245万吨。

  钢铁产量上升和去产能不矛盾:近几个月来,钢铁产量有所上升,受PPI特别是工业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钢铁等一部分产品产量有所上升,这和去产能实际上是不矛盾的。我们国家制定的钢铁和煤炭去产能的任务到10月份已经基本完成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工业品价格的上升,要防止那些要淘汰的在安全、环保、技术等方面比较落后的过剩产能重新开张,这是更重要的。

  2016年,螺纹钢和铁矿、煤炭等黑色系大宗商品共同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逆袭大戏。12月以来,部分钢厂螺纹钢价已站上4000元。展望2017年,钢价还能涨多久?

  在近日中国钢铁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透露今年全国钢企利润总额将超400亿。一线钢铁企业及协会、机构专家纷纷看好明年钢铁市场行情,钢企盈利或进一步改善。

  但也有专家提醒,中国钢铁已经进入产能峰值区,减量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钢企要保持理性,更要坚定的深入推进去产能、调结构。

  与去年一斤钢卖不过一斤白菜相比,今年国内钢企的业绩显然与现货市场的钢价一样实现了逆袭。中钢协副秘书长窦力威在9日举行的论坛上透露,今年1到10月份,全国大中钢企会员实现盈利287亿元,与之相对的去年同期则亏损385亿元。

  全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主席赵喜子在发言中把民营企业盈利一并算上,“我认为到今年9月底,钢企盈利保守350亿,到年底我估计全国钢铁企业,不论国有还是民营加一起至少400多亿。”

  分析师认为,钢价今年价格上涨背后有两大动力,一方面是金融和杠杆,黑色系产品今年在期货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热捧。例如,螺纹钢主力合约4月21日成交量达到2226万,成交金额超过当日沪深指数总额。

  另一方面,去产能等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市场供需的改善。而基建、汽车等行业的回暖也带动了钢材需求增长。“毋庸置疑,今年的去产能无论是煤炭还是钢铁效率都非常高,从中央到地方一声令下,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分析师称,“11月底以来,江苏、河北、山东打击地条钢、关停中频炉声势越来越大。机构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中频炉的产能大约在8000万吨左右。”

  河北钢铁集团市场部部长王继光与安阳钢铁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苏锋等企业代表均看好2017年市场前景。若打击地条钢和关停中频炉等去产能政策落实到位,在基建PPP推动及汽车等下游增速稳定的条件下,明年下游需求及钢企利润都会比较乐观。

  “原材料价格决定钢价成本。现在大多数钢企都是微利,一吨钢赚不了几十块钱。正常情况下,钢企利润应在5%-10%,而目前行业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多。我认为,明年随着煤炭产能释放价格回落,我们钢企和钢贸商的利润都会好转。”苏峰表示。

  据分析师预测,明年钢铁市场应该是供需双收缩的情况,但供应的收缩可能大于需求收缩,会对钢价形成较好支撑。她认为明年钢价整体将呈波动上涨趋势,“明年均价上涨幅度至少达到20%,有可能达到30%。对上海螺纹钢和热轧材价格走势,螺纹钢高点可以看到3800元/吨,而热轧看到4500元/吨。”分析师称。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下游造船、基建而言,钢价持续上涨却并不算好消息。据记者了解,钢材成本是造船行业占比最大的原料成本,按照船型不同占比从20%到40%不等。一旦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将极大挤压船厂的利润空间。地产、钢结构等行业也是同样逻辑,只是钢材成本在建筑成本中的比重相对小一些。但今年钢坯与螺纹钢价都涨了近一倍,企业原有资金的购买力降到原来一半,周转率和财务成本都受到影响。

  央企中科建设旗下建筑商中科建飞为降低资金成本并提高周转率,今年起开始与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据中科建飞总裁俞刚介绍,其2014年在低点收购多宗大型物业和地产项目,目前一年的开发量在100万方左右,钢材年需求量在50万吨左右。

  尽管2017年行情乐观,但展望“十三五”及更长期的市场前景,窦力威及中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等均呼吁钢企要保持理性。中国钢铁产能已确定进入峰值区,未来是减量化发展趋势。尽管今年行情好转,但钢铁企业要保持理性头脑,坚定的推进去产能和调结构的步伐。

  窦力威引用了3组数据来佐证峰值区的观点:从钢材消费来看,2013年是中国表观消费峰值年,当年钢材表观消费7.63亿吨,2014年同比下降了3.24%,2015年同比下降5.4%,2016年估计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降;从粗钢产量来看,2014年全国产量8.22亿吨,是近年来最高值,2015年下降2.2%至8.04亿吨,今年全年估计与上年持平;从全球人均产量看,2014年中国人均产钢664千克,而全球15个发达国家到达峰值的时候人均产钢量平均是545千克。

  “进入峰值区之后的特点很明显,高位运行,减量发展,温和震荡,”窦力威强调,“今年1到10月份我们粗钢产量6.73亿吨,同比增长0.7%。”中国还会在峰值区维持一段高位运行,但总体上仍然是减量发展。“国家公布2014年底全国有11.3亿吨产能,这数字可能并不全面。据相关网站调查统计,光是涉地条钢的中频炉产能全国就有1.1亿吨。其实我们的产能是严重超过标准的。”

  李新创则从出口摩擦的角度强调去产能的重要性。“今年我们钢材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非常多,一年将近40起反倾销,连跟我们友好的国家也对我们的钢材反倾销,出口市场非常让人担忧。”李新创预测称,明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很难超过1亿吨。

  “所以在长期减量化的趋势下,钢企要保持理性头脑,坚定的去产能和调结构。”李新创表示。但他也强调,即便到2030年国内钢材料消费需求降至5亿吨左右,也仍然是个很大的数字,没有一点国家可以替代中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地位。

  更多行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微信菜单“橙e有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